黄花母
中药名。 见《文山中草药》。别名:大地丁草,黄花猛,金盏花。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 L.的全草。 干燥的全草,长短不一,幼枝被星状柔毛,老枝无毛,有网眼状纹理。 叶多破碎,卷缩,完整的叶呈长圆状披针形成菱形,叶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被星状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味甘辛,性凉。入心、肝、肺、大小肠诸经。 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 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❶ 治劳力过度吐血:鲜黄花母全草60克。合猪瘦肉炖服(《泉州本草》)。 ❷ 治关节筋骨痛风:干黄花母全草,每次60克,水煎服(《泉州本草》)。 ❸ 治痈疮肿毒,骨折:黄花母鲜叶捣烂外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❹ 治湿疹:黄花稔加水炖服(《闽东本草》)。 ❺ 治外伤出血:黄花稔头适量,捣敷创口。(《闽东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