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取★★★ 00361名

qǔ ❶动拿;领取。取报纸|取汇款 →❷动获得;招致。取信于民|取得|咎由自取 →❸动选取。取景|取材
❶ (从里面)拿出来: ~回行李|~出衣帽|去银行~一些钱。 存 cún ~钱|车~在马路对面|东西暂时~放在此。 弃 qì 丢~|~之不顾。 ❷ 获得;招致: ~乐|自~灭亡。 送 sòng ~花|大~人情。 予 yǔ 给~|授~奖状。 失 shī ~信|~而复得。 ❸ 选用;选取: 两者~一|舍生~义|给孩子~个又好听又顺口的名字。 舍 shě ~生忘死|~近求远。
拿到身边;采取,选取。能重叠。常作带宾、带补谓语。 ~东西|~行李|~照片|~火车票|请你帮我~~汇款|你赶快给小孩~一个名字|把钱~出来|利息已经~完了|行李~得真快|马克思从皮包里~出“相片”递给燕妮|一道道菜端上来,让各人酌量自~|首相每天吃饭都亲自到厨房去~。 【辨】 取和摘、采:见“摘”。 【反】 存 送 舍 予 【词语】 取保 取材 取长补短 取代 取道 取而代之 取经 取景 取决 取乐 取暖 取巧 取舍 取胜 取经 取信 取样 取悦 取证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字源解说 取,甲骨文 = (耳朵)+ (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造字本义: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金文 将甲骨文的手 写成明确的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的 写成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取,捕杀。字形采用“又、耳”会义。《周礼》上说:“获胜者割下敌人的左耳。”《司马法》上说:“载献聝。”聝,就是耳朵。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又 取
【同音字】 q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