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私Gong yu si
在道德中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公:意指公平、公正、公共利益。私:意指私心、自私、私人利益。语出《新书·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在中国伦理史上,“公”向来被视为一种美德,与之相对立的“私”则被视为不义。历来的剥削阶级都宣扬“公”,目的主要是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他们所讲的“公”,主要也是指剥削阶级的整体利益。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阶级,是“公”的践行者。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中,“公”是指社会整体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之中;“私”是指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和私人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公民尤其要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