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划地图map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 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内容 主要根据农业区划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制图条件, 来确定地图选题内容, 一般包括: ❶农业自然资源图组。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农业地貌、植被、综合自然区划等单元图。 ❷社会经济条件图组。包括人口、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工业等单元图。 ❸农业生产特征与分布图组。包括农、林、牧、副、渔生产部门结构,土地利用, 农业各部门地区分布与产量水平、各主要农林牧副渔产品的商品率、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的收入等单元图。 ❹农业区划及农业生产布局图组。包括农业各部门区划与合理布局、综合农业区划等单元图。 种类 农业区划地图可分为农业区划工作用图和农业区划成果图两大类。农业区划工作用图指农业区划中所使用的各种图件。这些图件是研究、拟定农业区划方案时的基本依据, 其内容广泛、数量大, 可分为三种: ❶供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和编绘底图用的地形图、行政区划图, 是农业区划重要的工作用图; ❷供编绘各种专题图使用的统一底图, 是农业区划用图的基础, 也是描绘区划内容的基本图件; ❸供分析研究农业生产条件与生产特征, 划分农业区, 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和拟定重大措施用的农业生产条件图与生产特征图。农业区划成果图是反映农业区划成果的一组图件, 包括反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资源方面的图件以及反映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布局方面的图件。这些图件不仅勾绘分区界线, 标出分区名称, 并在图例中注明有关指标。 编制要求 ❶科学性。底图要精确可靠; 编图所需要的资料必须最新、可靠、完整; 地图的主题必须突出: 地图的编绘方法符合编绘原则。 ❷艺术性。地图的设计与布局要协调, 地图的载负量要适宜, 地图的颜色要鲜明协调。 ❸实用性。对于图件的选取和内容、指标的表现方法及分级级别的划分等, 都要紧密联系实际, 力求直接用于生产。 ❹综合性。在农业区划图件的设计、编绘上概括性要强, 通常采用多因子图和组合图、主图与镶图、图幅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 编制程序 ❶建立制图专业组织。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与编制区划图有关的图件和资料; 准备和编制底图, 确定图幅的数量、内容和编制方法, 规定精度标准、比例尺的大小及适宜负载量; 指导和帮助各专业组编制专题区划用图、编制清绘农业区划成果图。 ❷编绘底图。底图是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条件图。根据底图用途, 可分为工作底图和编绘底图两种。工作底图主要是供各专业外出调查填图和室内分析研究问题时使用; 编绘底图主要是供室内编绘专业草图和农业成果图时使用。底图的种类, 根据用途不同, 分别采取大、中、小比例尺。 ❸搜集与整理资料。 ❹图面配置与图例设计。安排图名、图例、附图与附表的位置和决定尺寸大小。图名一般放在图幅上方居中的位置, 也可放在左上方或右上方。图例、附图、附表一般放在四角空白处。 ❺编绘草图。各种准备工作和资料搜集整理完备之后,便可在统一编绘的底图上编绘各种专业草图。 ❻编绘和清绘成果图。各种专业图绘出后, 可根据成果的选题原则和图幅的内容认真筛选, 按照制图标准编制各种区划的成果图。 表示方法 ❶点状分布要素, 用定点符号法, 即几何符号、文字符号和艺术符号; ❷线状分布要素,用线状符号法,可以用图形和颜色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一般不表示数量指标; ❸布满于制图区域现象的面的表示方法, 用质底法、等值线法, 将区域按专题现象的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类型的分布范围。等值线法不仅反映现象强度, 而且还反应现象的移动。间断状成片分布现象的表示用范围法或面积法。分散分布的现象用点数法表示。 上色和整饰 农业区划地图颜色配合运用得当,有助于提高地图的吸引力和自明性。可根据各区划地图的主题内容和对象的气质设计合适的色彩。整饰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等标志的合理配置。 农业区划地图map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按照专题要素反映不同等级区划单位的专门性地图。它以线条、符号、註记和颜色等形式,将农业区划研究的基本条件和区划内容集中表现在地图上。它是农业区划的主要成果,也是农业区域划分和农业区划成果落实的重要手段。绘制农业区划地图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环节之一。其选题种类一般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资源图件、农业生产特征图件和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布局图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