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直笔典源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释义用法 齐国崔杼弑其国君,大史秉笔直书,被杀,两个弟弟直书,又被杀,第三个弟弟又照样写,崔抒无奈,才放了他。南史氏以为大史都被害,又要去写,听说已经写好了,才回去。后用此典表示不畏强暴,真实记述史事的义烈行为。 用典形式 【南史笔】 清·顾炎武:“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南史与董狐】 清·高其倬:“南史与董狐,百喙同一声。” 【盛烈播南史】 唐·高适:“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南史直笔【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释义】 春秋时齐国崔杼杀死国君齐庄公,大史即在史册上记载:崔杼弑其君。被崔杼杀死。两个弟弟又接着写,也被杀害。第三个弟弟仍照写,崔杼无法,只好放了他。另一史官南史氏听说大史都被杀,就执简去写,后知已写好,才回去。后以此典形容史官不畏强暴,如实书史。 【例词】 南史 南史笔 盛烈播南史 【用例】 〔南史〕 宋·黄庭坚《次韵王炳之》:“董狐南史一笔无,误掌杀青司记录。” 〔南史笔〕 清·顾炎武《杭州》:“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