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用脑卫生xuesheng de yongnao weisheng
学生的学习是典型的脑力劳动,必须遵循脑的生理学和卫生学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注意科学用脑,讲究用脑卫生,是提高脑功能的重要保证。大脑功能定位的特点,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生理依据。实验表明,通过脑电描记仪的电视屏幕,可以看到大脑左右两半球皮质血流量的变化情况。如,受测者与人谈话时,大脑两半球都有三个皮质中枢(即管嘴巴、舌头、喉咙的感觉中枢与运动中枢,加一个初级听觉中枢)活动,在那些部位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又如,受测者看书或朗读时,有六个皮质中枢(初级视觉中枢、额叶眼中枢、眼运动中枢、额叶下语言中枢、嘴运动中枢以及听觉中枢)的血流量增加。这表明脑力劳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大脑皮质的功能特点,调剂学生用脑,保持用脑卫生。大脑皮质的功能特点:
❶大脑皮质的优势法则。当外界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其注意力就集中在大脑的相应区域。这个区域在大脑的活动中就占优势,形成优势兴奋灶。它可将大脑皮质的其他兴奋点吸引过来,加强兴奋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中枢反应能力就强,易于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效率就高。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❷动力定型特点。当内外部的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这种按一定顺序作出的反应也就越来越恒定和精确,即形成动力定型,通常称为习惯。动力定型形成之后,神经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学习和工作效果。学生的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