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寒症
本病系肝热症迁延日久而转为慢性的寒症肝病。母亲肝脏疾患传于小儿或长期进食不适应的饮食,或外感粘毒等,为诱发本病的因素。临床表现为肝区轻微疼痛,腹胀,口空嚼,体温低,摸不到肝尖,烦躁不安,常搔面颊,夜间啼哭,声音细微、嘶哑,肤色发青,手心与足心微黄,脉象细而迟,尿液清澈带白沫,呈寒象,舌苔灰白而薄,有时腹泻,消化不良,右胁部有重物悬吊感,一般上午病情轻而下午加重。治宜以益肝助消化为原则。采用热性药物、饮食、药浴、下泻、火灸等疗法施治。药用八味益肝石榴散与三味光明盐汤交替内服。或者肉豆蔻、豆蔻、肉桂、干姜、红、白糖制剂,母子同服。同时进食新鲜黄油、面粉粥、新鲜肉汤,禁忌食用陈肉、陈黄油、酒类等热性营养物。蔬菜、水果虽属凉性之品,但容易消化而富于营养,应常少量食用。外治可用热性药物或带油骨粉和各种鲜花煎煮后装入布袋温敷肝部; 火灸脊椎第九节与第十二节、肚脐两侧穴、肝尖、两浮肋窍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