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所见,多所怪谓见识的甚少,觉得奇怪的事就多。汉·牟融《牟子》:“谚云: ‘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序》: “语有之: 少所见,多所怪。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 少所见,多所怪shǎosuǒjiàn,duōsuǒguài见“少见多怪”。清·百一居士《壶天录》:“江海之大,钟毓繁滋,何奇不可具? 何物不可大?~,皆拘墟之论也。” 少所见,多所怪指见识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总以为怪。多用来讥讽孤陋寡闻。 汉·牟融《牟子》: 谚云:“~,睹馲驼言马肿背。”馲驼,骆驼。《镜花缘》九: 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了。《施公案》九九: 若以自己未闻未见,未曾作过的,便说世间并无此理,并无此情,并无此等事,究竟那是坐井观天,浅见薄识,知其一不知其二,~之人耳! ◉【少所见而多所怪】《品花宝鉴》七: 你这试官~。 ◉【少见多怪】《黄绣球》二六: 这都是我们地方上民俗野蛮,~,惊吓了夫人小姐,且请宽容,不必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