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郡 巴陵郡南朝宋分长沙郡置。治所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县。此为杂有后起地名。 ☚ 攸县 疆埸 ☛ 巴陵郡bā líng jùn〖名词〗 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隋废。唐天宝元年复置。至乾元元年改称岳州。郡治在今湖南岳阳县(1)。《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做太守。 巴陵郡 巴陵郡隋代设置的行政区。《隋书·地理志》:“巴陵郡:(梁置巴州。平陈改曰岳州。大业初改曰罗州)统县5:(巴陵、华容、沅江、湘阴、罗)。户6934。” ☚ 巴西郡 巴林部 ☛ 巴陵郡 巴陵郡南朝齐改巴陵太守为巴陵郡。隋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岳州为巴陵郡。 ☚ 平阳郡 岳阳郡 ☛ 巴陵郡 巴陵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439) 分长沙郡之巴陵、蒲圻、下隽和江夏郡之沙阳县置。治巴陵 (今岳阳市区)。属地在今湖南境的仅巴陵县。初属湘州,后属郢州。陈朝改属沅州。隋开皇 (581—600) 初废郡,改置岳州。大业(605—617) 中改置罗州,后又改名巴陵郡,仍治巴陵县。辖巴陵、华容、沅江、湘阴、罗共5县,均在今湖南境内。唐武德四年(621) 改置巴州,六年 (623)改名岳州。天宝元年 (742) 复名巴陵郡,仍治巴陵县。辖巴陵、华容、桥江、湘阴、昌江五县,属江南西道。乾元元年(758) 改名岳州。五代楚置岳州。北宋称岳州巴陵郡,辖巴陵、华容、平江、临湘4县。属荆湖北路。南宋绍兴二十五年 (1155),因秦桧恶州名与岳飞同姓,改名纯州,绍兴三十一年 (1161) 复名岳州巴陵郡。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置岳州路。 ☚ 巴州 巴陵县 ☛ 0000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