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胡床借指为官廉洁,生活俭朴。唐李白《寄上吴王》诗之二: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追尊太常谥曰贞侯”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 “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胡床: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胡地传入,故名胡床。三国魏裴潜,家境清贫,后虽升官,清省恪然。任兖州刺史时,制一胡床,调任时将其挂于柱间而去。 挂胡床guàhúchuáng〔述宾〕 典出《三国志·魏书·裴潜传》:“裴潜任刺史时,曾‘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这可以看出裴潜家境清寒。后以“挂胡床”比喻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唐·李白《寄上吴王三首》诗:“去时无一物,东壁~。” △ 褒义。用于描写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