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自杀
短篇历史小说。郭沫若著。初载于1936年6月15日上海《质文》第2卷第5、6期合刊。初收于1936年10月上海不二书店版《豕蹄》。小说取材于项羽乌江遇难的故事。项羽战败逃到乌江边,假扮“乌江亭长”的读书人本意想来害他,但看到项羽把生存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则要壮烈地战死时,便改变了本意。作品借读书人的话批评项羽背离人民、迷信自己,虽是盖世英雄,也只能落得悲剧下场。作品意在提醒某些为反动统治服务而尚有正直之心怀的人们:只有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在历史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有光明前途。作品发表在我国内忧外患的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品诗意的语言和景物的渲染,它的借古讽今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在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中颇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