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族画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族画报》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1955年2月创刊,双月刊,每期24面。1957年改为月刊,篇幅逐渐增到现在的44面。1960年7月~12月和1966年10月~1973年12月两度停刊,1974年1月复刊。该画报除向国内发行外,还向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现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六种民族文字的版本。采用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着重介绍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的成就及新人、新事、新风尚,介绍各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民族地区的风光、建筑、名胜古迹等。从而促进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民族画报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1955年2月在北京创刊。原为双月刊, 后改为月刊。由民族画报社编辑部编辑出版。除国内发行外,还发行到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等六种民族文字的版本。采用以照片为主, 文字为辅的形式。着重介绍各民族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友好合作、相互支援、相互帮助,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及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的大发展, 各民族优秀模范人物的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先进事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地区的风光、建筑和名胜古迹。 《民族画报》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情况、宣传民族政策的综合性画报。1955年2月在北京创刊,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双月刊,每期24面。1957年改为月刊,篇幅逐渐增加到现在的44面。7种民族文字出版,国内外发行。1960年7月至12月和1966年10月至1973年12月两度停刊。1974年1月复刊。用汉、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6种文字出版,迄至2000年已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444期。 民族画报 《民族画报》1955年在北京创刊,八开本双月刊。用汉、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民族文字出版。以国内少数民族为主要读者对象并向国外发行。由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后来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主要任务是通过图片和文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着重报道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建设成就,介绍少数民族的新人新事新风尚,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地区的风光、建筑、名胜古迹等等,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为保卫边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共同奋斗。《民族画报》原是《人民画报》的副册,随《人民画报》发行。1957年《民族画报》改为月刊。1959年出版壮文版。1960年、1966年两度停刊。1974年1月复刊。辟有“来稿选登”、“在祖国大家庭里”、“今日的少数民族”专栏。近几年来,又陆续增辟了“新风赞”、“边城纪事”、“民族乐器”、“民族体育”以及“风情录”等专栏。《民族画报》深受读者欢迎。创刊时发行量约4万册,并逐年增长,最高每期发行20多万册,平均保持在15万册左右。历任主编武开琴、黄书海。 ☚ 民族团结 民族报 ☛ 民族画报Nationalities Pictoria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