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海嘯 海嘯 hǎixiào 亦稱“海溢”、“海吼”、“海唑”。指地震或暴風引起的海浪狂奔及伴隨的巨響,往往給沿海地區造成災害。《後漢書·質帝紀》:“[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戊申,使謁者案行,收葬樂安、北海人爲水所漂没死者。”明·范濂《雲間據目鈔·記祥異》:“五月三十日,漕涇海溢,俗謂海嘯,邊民飄決者千餘家。”清·施鴻保《閩雜記》卷三:“近海諸處常聞海吼,亦曰海唑,俗有‘南唑風,北唑雨’之諺,亦曰海嘯。其聲或大或小,小則如擊花鼓,點點如撒豆聲,乍近乍遠,若斷若續,逾一二時即止;大則洶涌澎湃,雖十萬軍聲未足擬也。久則或逾半月,日夜罔間;暫則三四日或四五日方止。”參閱《清史稿·河渠志》、《格致鏡原》卷五、清·錢載《木棉歎》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