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食
宫廷幼向长、卑向尊的进食之举。如后妃向皇帝、妃嫔向皇后和皇太后、宠臣向皇帝等的献食。有常献与特献两种形式。前者为经常性献食;后者为因特殊原因的献食。周朝有 “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的记载。历代帝王巡幸,所过各方均有献食之举。隋炀帝幸江都 (今属江苏),吴中进有糟蟹、糖蟹,蟹壳上贴金镂龙凤花。唐代文武百官献食成风。唐高宗时攻破高丽,百官献食以贺,“金鸡瑞鼎盈上帝之珍馐,玉女行厨尽群仙之品味”。玄宗时诸公主相效进食,皇帝专门委任宦官袁恩艺为检校进食使,负责查勘进食事宜。据载,所进之食“水陆珍馐,数千盘之费,盖中人十家之产”; 进食时,通衢彩仗林立,数百人捧食盒而行,蔚为壮观。唐“烧尾宴” 为献食的一种。宋高宗幸清河郡王张俊家时,张俊献食,有果子、蜜饯、脯腊等初坐食物72品,再坐又添果脯等63品,下酒15巡,设菜肴30品,中间还有插食9品。极江南一时之珍。清代辽宁锦州所产的小菜卤虾 ( “原封贡虾”)、芹菜、小黄瓜、青椒和豇豆等小菜,因被献于康熙帝而成为宫中御肴。明清时期,帝后每日进膳都有妃嫔的献食。为了讨好帝后,献食之人互相攀比,成为宫中的一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