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絳礬丸 絳礬丸 jiàngfánwán 丸藥。以絳礬爲主藥製成,故稱。輔藥有皂礬、蒼术、厚朴、甘草等。主治濕熱黄膽,腹脹浮腫。因其亦治蟲積所致黄病,故今稱“黄病絳礬丸”。參閲清·戴天章《重訂廣温熱論·絳礬丸》。 绛矾丸《重订广温热论》卷二方。又名黄病绛矾丸。皂矾(面裹烧红)、苍术各五钱,厚朴八钱,陈皮六钱,甘草 (炒焦) 三钱。为末,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每服钱半或二钱,淡姜汤送下,日二次。功能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蓄,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等症。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论》卷二【组方药物】 皂矾(面裹烧红) 苍术各15克 厚朴24克 陈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每服5克或6克,1日2次,淡姜汤送下。 【主要功效】 燥湿健脾。 【适应病证】 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无烦渴热象。 绛矾丸jiànɡfánwán《重订广温热论》方。煅皂矾、苍术各五钱, 厚朴八钱, 陈皮六钱, 炒甘草三钱。为末,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 每服钱半或二钱, 淡姜汤送下, 日二次。功能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 气滞湿蓄, 萎黄浮肿, 心悸气促, 肢体懈惰, 食积痞块, 小便不利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