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研繁育形成体系
全省现有近60个农业科研院所, 50多个农业教育机构, 拥有一支门类齐全、比较稳定的种子科研队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等新品种的选育, 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1984年湖南省成立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来, 已累计审 (认)定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447个。这些品种、组合为湖南省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种子繁育体系得到增强, 全省已建立97个原种场、54个经济作物场。湖南省于1982年率先在全国提出省级进行亲本提纯和原种生产、地市级进行亲本繁殖、县级进行制种的杂交作物 “省提、地繁、县制” 的良种繁育体制; 1996年, 根据省政府2号文件精神, 开始实行“省提、省繁、基地制种” 的良繁新体制, 这一新体制有利于解决良种生产尤其是杂交种子生产、经营和推广上存在的滥繁、滥制、滥推等问题, 同时有利于种子的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促进种子产业化。
在种子繁育技术方法上, 湖南省经过10多年研究总结的《籼型杂交水稻 “三系”原种生产操作规程》 已于1998年4月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湖南省分别在 “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研究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两系杂交水稻高产保纯制种技术和优质高产繁殖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生产上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