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集校】: 洪兴祖: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校语:寂,一作 。漠,一作寞。 其,一作乎。 朱熹:山萧条而无兽兮,野 漠其无人。 校语:野,一作壄。 ,与寂同,一作寂。 漠,一作寞。其,一作乎。 黄省曾: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寞乎无人。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毛晋:山萧条而无兽兮,埜寂寞其无人。 戴震、汪梧凤:山萧条而无兽兮,野 漠其无人。 校语: ,旧书多讹作 ,即 之讹文。一作寂。 姜亮夫:野,朱引一本作壄。寅按:此一字之别也,字当作壄。 寂,朱本作 (端平本误作 ,特正)。寅按:寂又作 ,形讹爲 ,本虚静之义,与寞连用,则当作 。漠,洪、朱同引一本作寞。 寅按:《文选》陆机《赴洛道中诗》注引亦作寞,寞即嗼之别字。 ,嗼也。作漠者,假借字也。 其,洪、朱同引一本作乎。寅按:作其是也,其字作寂寞之疏状字用,言“如此其”也。 。【集释】: 王逸:溪谷寂寥,而少禽也。 林泽空虚,罕有人也。 汪瑗:萧条无兽,谓无患害之虑也。寂寞无人,谓无世氛之扰也。此四句言境物幽美,可爲修炼之地也。 林云铭:但无可与玩斯遗芳者,故山野之寂寞如此。正可舍此以爲上征之处。 胡文英:谓南州爲美,而至今所见不逮所闻,以起下舍之而登霞也。今崖州诸地,顽石山数十百里,毫无草木鸟兽,故热不可止,惟冬始可居也。 陈本礼:无兽则无虎狼可知,野无人则鷄犬不闻可知,且满山桂树冬荣,真仙灵之窟宅也。 姜亮夫:寂漠,寂漠当爲专字,寂本作 ,无人声也,义可通,漠又作寞,即嗼之别构,安定也,故字亦可通寂寞矣。 详余《诗骚联绵字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