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评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评剧 戏曲剧种。 流行于北京、天津、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系河北省东部滦县一带的“对口莲花落”,清末吸收京剧、河北梆子以及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而形成。 早期曾称“平腔梆子戏”或“蹦蹦”。最初在农村流动演出。1912年以成兆才、月明珠为首,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受到当地煤矿工人的欢迎,称为“唐山落子”。当时演出剧目有《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花为媒》、《桃花庵》、《杨三姐告状》等,1923年前后,活动中心转移到东北各地。 “九·一八”事变后,大批演员流入天津、北京,艺术上进一步接受京剧、话剧的影响,编演了许多新戏。1935年至1936年,评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江南一带。评剧的音乐曲调流畅自然,属板腔体,分慢板、二六、楼上楼、散板等不同板式。 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解放后,评剧在整理传统剧目和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均有显著成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