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意心神,命辞今日
语出屠隆《文论》:“愚意作者必取材于经史,而熔意于心神,借声于周、汉,而命辞于今日。”屠隆反对“模辞拟法,拘而不化”,但他也同样主张拟古,主张宗法秦汉,为了达到既要法古,又有创新的目的,他提出这种有所变化的拟古主张,就是仍以古法为程式,但只是作为借鉴。虽取材古史籍,但运用时要在心神熔会其意;虽借鉴秦汉声律,但用今日之辞加以表现。 即不用秦汉的文句,但写出之文,“浩博雄浑,识者自知其为周汉之文”,这一看法与何景明的“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与王世贞所说“一师心匠”的含意基本一致,都是主张不要机械拟古,而要在拟古中有变化,有创新,领会古文的神情,融会贯通于胸中,然后出自自身心匠,写出有自己面目的文章,“与古人并驱而前,分道而抗旌”,而不应“傍人藩篱,拾人咳唾,以为生活”,这种拟古主张是较为灵活通达的。但尽管如此,由于在根本上还是以古为程式,对古法的领会往往是若暗若明,并不清楚,因而所谓熔意心神,或领会神情都是抽象空洞的,模糊的,这样的法古还是难以收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