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押官流外官名。勾押指在公文上勾画、批改、签字。宋于大宗正司,三班院,诸监,客省,军头引见司,皇城司,管勾往来国信所,御药院,御厨,金吾街使、仗司,群牧司,均置勾押官,掌承办文书之事。 勾押官公吏名。左、右金吾街仗司皆置。原为五代藩镇自辟的州郡吏。其位次于孔目官,相当于主事。其职为承办本司事务等(《宋会要·职官》22之13)。
职源与沿革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七日,左右飞龙院改名左、右天厩院。太宗雍熙二年(985)十月十六日,又改天厩院为左、右骐骥院(《玉海》卷149《雍熙骐骥院》、《长编》卷21壬午、《宋史·兵志》12)。
简称❶天厩。《宋史·兵志》12:“雍熙四年(二年),改天厩为左、右骐骥院。”《玉海》卷149《雍熙骐骥院》:“左右飞龙院,兴国五年改名天厩院;雍熙二年十月丙辰,改为左、右骐骥院。” ❷天厩院。《玉海》卷149《太平兴国天厩院》:“(兴国五年正月壬午)改左右飞龙院为左右天厩院。”原注:“一云六年驾幸监,改天厩院。”
简称天厩。《长编》卷212丙寅:“左右骐骥、天驷监、天厩等三草场。”《长编》卷378,元祐元年五月癸酉:“复左、右天厩坊。”
职源与沿革宋初称“左、右备征”,建隆二年改左右教骏(《宋史·兵志》1《骐骥院》)。南宋沿置。
编制元额为一百三十一人,绍熙二年六月裁减为一百十一人。北宋曾设八直。南宋时减作左、右二直。置有指挥使、骑马小底、长行等名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