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骐骥院官司名。咸平三年后隶群牧司。元丰改制后隶太仆寺。
职源与沿革北宋雍熙二年(985)十月十六日,改天厩院为左、右骐骥院。南宋沿置(《玉海》卷149《雍熙骐骥院》、《宋会要·方域》3之48《左右天厩坊》)。
职能❶咸平三年九月十一日之前,总国马之政(《宋会要·职官》23之5)。 ❷咸平三年九月十一日,内外厩牧之事归于群牧司,左、右骐骥院领所属六坊、监国马饲养,国马有御马三等(御马、引驾马、从马)。给用马十五等(拣中马,不得支使马,添价马,国信马,臣僚马,诸班马,御龙直马,捧日、龙卫马,拱圣马,骁骑马,云、武骑马,天武、龙猛马,杂配军马,杂使马、马铺马);并区别良马、驽马、中马以供军国之用(《宋史·职官志》4《太仆寺》、《宋会要·兵》24之3、《通考·兵》12)。
编制两院各设监官(《长编》卷47乙酉),下辖左、右天驷监与左、右天厩坊。所隶牧马兵:❶左、右教骏四指挥(北宋时共二千九百四十人,南宋绍兴间共四百人,每指挥一百人)。 ❷骑御马直左、右(元额为一百三十一人,淳熙十四年减作一百十一人)(《长编》卷104戊申、《宋会要·职官》23之2《骐骥院》、《咸淳临安志》卷9《左右骐骥院》)。
简称与别名❶骐骥二院。《宋会要·职官》23之5:“旧制,国之马政,皆骐骥二院监官专之。”《玉海》卷149《雍熙骐骥院》:“左、右飞龙院,兴国五年改名天厩院。雍熙二年十月丙辰,改为左右骐骥院。”原注:“旧制,国马之政,皆骐骥二院监官专之。” ❷两院。《宋会要·兵》21之2:“诏左、右骐骥院及诸坊监马官,自今并以三年为任。……诏群牧司、在京两院、坊、监。” ❸内厩。《宋史·宦者·冯益传》:“内厩旧有骐骥院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