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余英室名。风采,风度文采。《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明陈献章为作《韶州风采楼记》:“宋仁宗朝除四谏官,其一人忠襄余公也。蔡君谟诗云:‘必有谋猷裨帝右,更教风采动朝端。’弘治十年春,韶守钱君镛,始作‘风采楼’,与张文献‘风度楼’相望。忠襄之十八世孙英,走白沙谒文以表之……英乎勉诸!”(见《陈白沙集》卷一)室名寓宗仰远祖以自励之意。
风采楼
位于新韶路,东濒浈江,为粤北一名胜。明弘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宋郡守余靖而建。余靖刚正清廉,多为民办事,官声颇佳。后人有诗赞他“更加风采动朝端”,楼名缘此。江门市白沙祠中也有风采楼,可见他在广东影响深远。楼高21米,横跨通衢,垂檐翠瓦。明学者陈献章题“风采楼”匾。楼原为砖木结构,1933年重修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仍保持原建筑特色。
☚ 1. 韶关市 张九龄墓 ☛